•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

    读“麦”时间丨多地麦收进入扫尾阶段

    来源顶端新闻时间:2023-06-12 22:11:13

    “三夏”时节,各地多措并举抢收抢种,农业生产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国麦收进度已过七成半,多地夏收已经结束或进入扫尾阶段,夏粮收购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第八期《读“麦”时间》继续带您看“三夏”。


    (相关资料图)

    政策直通车

    农业农村部部署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近日,农业农村部对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坚持农用优先、产业导向、多措并举,建设400个左右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1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据了解,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将重点落实5个方面任务。详细报道→

    2023年“三夏”黄淮海地区小麦秸秆科学还田指导意见发布

    据气象预测,2023年6-8月黄淮海地区雨季开始时间较往年偏早,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局部可能发生涝情,将会对秸秆还田和秸秆离田利用产生一定影响。为做好2023年“三夏”时节黄淮海地区的小麦秸秆科学还田和还田地块的科学管理,做好耕地保育,确保下茬作物稳产丰收,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提出指导意见。意见全文→

    麦收进度条

    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截至6月11日17时,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2.39亿亩,收获进度过七成半。日机收面积1442万亩。

    从各地情况来看,目前,河南麦收基本结束,江苏进度过八成半,陕西进度过六成半,山东进度过五成半,河北进度过三成,山西进度近两成半。

    气象服务站

    预计6月13日,夏收区大部天气晴好,利于小麦收获作业,夏收气象等级为适宜;仅陕西中部等地有小雨天气,夏收气象等级为次适宜。

    未来10天,新疆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南疆盆地局地日最高气温在40℃以上,处于灌浆乳熟期的冬小麦遭受干热风灾害的风险等级高。华北、黄淮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土壤失墒将加快,部分夏播区可能出现缺墒。

    地方麦收记

    河南:

    6月11日,河南省8500多万亩小麦机收作业收官,河南省麦收基本结束。河南省小麦大规模机收作业自5月30日开始,前后历时13天,日收获超900万亩的有5天。6月2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3.85万台、收获1543万亩,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山东:

    眼下,山东省6000多万亩小麦收获已过五成半,各地多措并举减损增效,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截至6月11日下午5时,全省已收获小麦3376万亩,占应收面积的56.2%;已播玉米2103万亩,占应播面积的38.8%。

    陕西:

    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截至6月11日18时,陕西全省已累计收获小麦1034.73万亩,占应收面积1437.66万亩的71.97%。已累计播种489.4万亩,占预播1058.49万亩面积的46.24%。

    从6月8日起,陕西主粮区关中麦区进入集中收割期。各地抢抓晴好天气有利时机“龙口夺粮”,小麦收获进度明显加快。

    安徽:

    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最新数据,截至6月9日,全省已收小麦面积4248.7万亩,进度为99%。

    江苏:

    据江苏省农情调度,截至6月10日,小麦收获2798万亩、进度78%,当日收获345万亩。苏南收获结束,苏中进度96%,苏北进度69%。水稻播栽352万亩、进度11%。夏大豆播种114万亩、进度38%,夏玉米播种266万亩、进度45%,带状复种夏播11万亩、进度10%。

    湖北:

    截至目前,湖北省共准备夏粮收购仓容112亿斤,是预计收购量的2倍以上。

    据了解,湖北省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750多个,日烘干能力达到10.4万吨。同时,鄂北地区的粮食烘干设备正24小时不间断运转,如湖北小麦产量最大的襄阳市襄州区,有65处烘干点、165台烘干设备全力投入运行,每批次可烘干小麦1.5万吨,既保障本地需求,还为相邻地区提供服务。

    河北:

    记者从河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目前,河北省各级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组织准备有效空仓容180亿斤,落实资金230亿元,备案粮食收购企业1423家,购置、维修、校核设备仪器6375台(套),培训人员3322人,夏粮收购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视图品鉴录

    6月11日,在天津市静海区蔡公庄镇,农机在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6月10日,联合收割机在山西省永济市红日现代农业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开展夏收作业。山西日报 李向东摄

    6月10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东家庄村,农民将收获的小麦装车。武纪全 摄新华社发

    6月8日,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临湖镇程老家村,农民将打捆的小麦秸秆装车。刘勤利 摄 新华社发

    6月9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白马湖农场工人在晾晒小麦(无人机照片)。陈凯 摄新华社发

    总策划:李 炜

    监 制:李朝民

    统 筹:高 雅

    文 案:杜 娟

    设 计:崔鹏家

    编 辑:杜 娟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从产品到生活,改善市场发生了这些重要变化-每日报道